碳源投加量計算,用COD還是BOD?
碳源投加量的計算到底是以COD計還是以BOD計?污托邦社區(qū)的小伙伴們也常常有爭論,其實碳源投加主要是為了脫氮和除磷,理論上CNP比中的C其實是BOD,但是實際中往往不適用,所以,碳源投加量計算理論計算用BOD,實際用COD,本文將具體解析一下!滯后性我們一般使用的是BOD5和CODcr,也就是5日生物需氧量和重鉻酸鹽指數,時間上相差很大,BOD5通常需要5~7天,而CODcr只需要2小時左右,如果是快速消解法,時間可以控制在30min內,所以對比來說BOD有很大的滯后性。但是碳源的BOD當量和COD當量都是定值,跟滯后性沒有什么關系呀?這一點下一段將做出解釋!計算結果的選擇同一個碳源的BOD當量和COD當量會相差比較大,BOD當量小于COD當量,例如甲醇的BOD當量是0.77g/g,而COD當量是1.5g/g,如果我們用不同的當量來計算的話,COD當量計算出的投加量結果會小于BOD當量計算的,在實際運行中,碳源投加過量不僅成本增加,也可能會導致系統(tǒng)的異常,所以,在投加量的計算中,我們應該選用數值小的那一個,再通過運行數據來調整確定投加量!根據進水數據來計算碳源投加量中還要考慮一個值,就是進水的BOD(COD),因為碳源計算中需要減去進水的BOD(COD),以BOD當量計算減去進水的BOD,以COD當量計算減去進水COD,在進水指標有變化時,因為BOD測量的滯后性,會導致以BOD計的投加量無法計算,所以,采用COD才適合實際運行的情況!碳源投加量的計算思路對于碳源投加的計算,我一直強調其實就是單位的換算,尤其是碳源的COD當量的單位一定要在公式里統(tǒng)一,這一步,很多小伙伴會算出錯。我把換算過程寫下來,記住這個比例以后就不會出錯了:1PPM=1mg/L=1g/m^3=0.001kg/m^3平常碳源投加公式都不詳細且不統(tǒng)一,本文給大家統(tǒng)一一下: 1、除碳工藝:X=進水量*(20*N差值1-C差值)/碳源COD當量 其中: X——除碳工藝碳源投加量N差值1——進水氨氮(或TKN)-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——進水COD-出水COD 2、脫氮工藝:Y=進水量*(5*N差值2-C差值)/碳源COD當量 其中: Y——脫氮工藝碳源投加量N差值2——進水TN-排放要求的TNC差值——進水COD-出水COD3、除磷工藝:Z=進水量*(15*TP差值-C差值)/碳源COD當量 其中: Z——除磷工藝碳源投加量TP差值——進水TP-排放要求的TPC差值——進水COD-出水COD 脫氮除磷工藝:W=進水量*(5*N差值2+15*TP差值-C差值)/碳源COD當量 其中: W——脫氮除磷工藝碳源投加量N差值2——進水TN-排放要求的TNTP差值——進水TP-排放要求的TPC差值——進水COD-出水COD